2017/03/13

怎樣才能不讓趾甲長到肉裡?告別惱人「凍甲」問題





足部平常因為穿著鞋子,很多人都對腳指甲不怎麼在意,
但是腳趾甲若是亂剪,很容易造成出血、皮膚拉扯等受傷情況。

女孩們常常脫下高跟鞋一看,周圍皮膚發紅腫痛,本想拿指甲刀修剪,可是碰到就痛,果然腳趾甲已經往肉裡長,經常最後只能將腳趾甲整片拔除。

而凍甲也並非只有女生才會發生的事情,天生腳掌寬大的男性朋友,腳拇指趾甲兩邊的肉比較厚,當兵時就得穿上硬窄且不透氣的厚重軍靴,只要一穿上就是一整天的時間,直道就寢時才能脫下來,然後腳趾甲嵌到肉裡的時候已經是「痛到舉步維艱,尤其不小心碰到東西時,更是痛得捧著腳哇哇叫,」這種痛相信有凍甲經驗的人都知道的痛阿!


俗稱為「凍甲」,就是「嵌甲」(Ingrown Nail指的是大腳趾的趾甲往內生長,插入真皮層裡,是常見的指甲疾病。容易發生在趾甲修剪過度,還有穿太緊、不合腳鞋子(例如流行的巫婆鞋)的人,因為走路時,施加於腳趾的壓力增大,趾甲前端擠壓,使得趾甲向內彎進肉裡生長,形成嵌甲。「嵌甲(凍甲)的痛,確實像刀子插到肉裡一樣,」長入肉裡的趾甲,對身體來說是異物,常引起細菌感染,出現疼痛、紅腫、出血,甚至化膿等發炎反應,應該至醫院治療。

另一類常受嵌甲困擾的人是先天問題。有的人生來腳趾頭兩邊的肉比較胖,趾甲容易陷到肉裡,或者腳趾甲韌帶鬆滑,造成趾甲一邊長得快,一邊長得慢,也容易嵌甲。
嵌甲(凍甲)不是大病,但痛起來可真要命。



 (圖/截自All About網站)

嵌甲棉花急救小撇步

  1. 請用肥皂將雙手清洗乾淨

  2. 使用棉花沾一點點優碘消毒嵌甲部位處

  3. 輕輕消毒完成後將棉花揉成米粒大小

  4. 將棉花夾在指甲和嵌甲部位中間棉疼痛皮膚
試試看當你大幅度地行走時,你會發現減少不少疼痛感

l   嵌甲嚴重發生時,可掛皮膚科、一般外科或整形外科醫生專業處理


麻煩的是,拔完趾甲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統計約有 70%的病人,手術後長出的腳趾甲又嵌入肉裡,「凍甲」惡夢重演,怎麼辦?
嵌甲再度發作,拔指甲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的


不想因嵌甲跑醫院,平時保養更重要!

1.穿寬頭低跟鞋
選寬頭不壓迫腳趾頭的平底鞋。高跟鞋、尖頭鞋固然可添風韻,但是高跟鞋會增加足前掌壓力,尖頭皮鞋還容易使腳趾甲壓迫甲床,嚴重時造成嵌甲。
2.修剪指甲方式
正確的方法是平剪,並將腳趾甲銼成鈍角,弧度不要太大,讓趾甲在長時不會生出尖尖的邊緣,刺到肉裡,不要剪太短,更不挖鑿兩側趾甲,最好讓腳趾甲長過指頭再剪。
3.泡泡溫水
剪腳趾甲前,先泡溫水,趾甲變軟比較好修剪。

2017/02/21

人體最大的疼痛感覺中心─「筋膜」

在菜市場買新鮮的雞腿肉或是牛肉、豬肉等,常會看到包覆於肉外層的白色薄膜,那便是「筋膜」。在我們的全身,筋膜包覆646塊肌肉外層,當正確使用肌肉的狀況下,它是合身的,而且不會有不適感;但若是使用不當,如姿勢錯誤、運動傷害等,筋膜被過度拉扯,就可能會失去彈性,甚至引發沾黏狀況。


這薄薄的筋膜對身體卻佔有常舉足輕重的作用

形塑─包覆、填充、保護、支撐,並讓肌肉維持形狀

肌膜形塑的樣子就好比包覆於橘瓣的白色纖維,負責包覆、固定肌肉,少了它,肌肉無法維持形狀,如果將薄膜抽離,肌肉就會散開。筋膜同時也是肌肉間的隔絕、保護膜,防止不同部位互相干擾。


供應─新陳代謝、供應器官養分

其實筋膜放大百倍來看,就像是塊吸飽水的海綿,裡面有修復細胞、肌肉纖維和膠原蛋白,神經及血管也穿越其中。
當筋膜有足夠的液體,就會柔軟、有彈性,神經傳導快、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等都會順暢,還能為肌肉與關節提供緩衝,運動時能達到保護作用,即使碰撞或拉扯也能較快修復。

但若發生沾黏、水分流失,就會導致代謝不良,引發慢性發炎,使周邊肌肉及器官變得不健康,就容易產生僵硬、刺痛、麻木等。


動作─傳送肌肉的力量、協助伸展並對抗阻力

身體的肌肉依部位分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區塊,它們互相分離,卻也互相牽動。這樣的特性不可或缺,像是滑手機這個動作,就是使用單一肌肉;伸展、跑步等大動作,便會拉扯到多個肌肉群,這時候就需要筋膜的協助,傳送力量以達成動作所需的任務。


傳遞─人體內最大的感覺器官,負責外界刺激的接收與傳送

筋膜裡有許多的「感覺受器」,總面積比皮膚更大,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這些受器是大腦與肌肉間的訊息傳遞者,能感覺外界刺激、伸縮及壓力變化,並傳遞給大腦。

筋膜裡面有大量的疼痛感受器,是疼痛的資訊中心,我們所有的動作與感覺都必須依靠筋膜,才能傳遞給大腦做出反應。
所以,造成身體疼痛的源頭,就在「筋膜」!
有效的舒緩筋膜,就能有效解痛。此外,筋膜與骨頭生長、發炎反應、神經功能等密切相關,若要預防病痛,筋膜的重要性就絕對不能輕忽。

2017/02/14

正確走路不僅體態美,還能保護腰部及脊椎!

正確的姿勢走路,以腳跟先著地,再將重心移至腳掌和腳尖,能保護腰部及脊椎。

正確走路的好處
鍛鍊全身大肌群+消耗熱量與燃脂

好處1
正確走路運用80%的肌肉,是最佳的全身運動

人體肌肉透過彎曲、伸直來保持平衡,達到運動效果,但如果駝背,甚至只用腳掌或腳尖著地來走路,效果可都會減半唷!

正確的走路姿勢會用到全身80%的肌肉,而且是以自然的方式鍛鍊肌肉,最不容易感覺疲累。


好處2
走路方法正確才能有效鍛鍊,讓身材變得更緊實、有曲線

以腳跟著地走路,讓身體自然挺直、骨盤放正,隨著腳跟到腳尖的移動均勻的使用到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行走時會比一般隨意步行,只以腳掌或腳尖落地的方式用到更多臀部的肌肉,同時加強鍛鍊腰部和腿部肌力,讓腹部、臀部、大腿的曲線一起緊實起來。

只要走路的姿勢、方法正確,就能收緊鬆弛的肌肉,有效燃燒脂肪,讓你在意的部位線條更緊實,還能協助瘦身。


改變只以腳掌或腳尖走路的習慣!
每個人走路多少都有壞習慣,只要稍微改變,就能大幅提升塑身效果!

步伐總是拖地?
步伐拖地,整隻腳掌拖到地面的走路型態。因為重心常往後,身體為達到平衡,腹部就會突出。
你有以下狀況嗎?
●走路時,鞋跟容易磨損。
●走路時,膝蓋常痠痛。
●走路時,腹部總向前或旁邊突出。
●腳底板容易疼痛。

走路時 需先以腳跟著地
因腹肌衰弱無法維持正確姿勢,導致腹部突出、步伐拖曳。因不太使用腿部肌肉,自然造成腳底板寬大,這類型人走路時,應收緊全身肌肉,並把握腳跟先著地,再到腳掌與腳尖的走路關鍵。


就像高跟鞋,由於鞋後跟與鞋前緣沒有弧度,不便著地,因此,每一步常以腳尖或腳掌先著地,這種方法容易讓身體前傾,連帶造成骨盆歪斜,只有雙腿前半部肌肉和特定的關節承受壓力的衝擊,長期不良的姿勢除了造成傷害,更讓後背部過度負荷,以致常痠痛不適。

今天起不妨嘗試腳跟先著地走路法,每天30分鐘-1小時,上班通勤、逛街購物時,挺直身軀,每一步都由腳後跟→腳掌中央→腳尖完整的行走,由後跟到腳尖分散壓力到整個腳部,就能均勻的鍛鍊全身各部位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