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6年首度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報告指出,罹病人數從1980年至2014年已成長3倍,達4.22億人。另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15年全球糖尿病的醫療花費約為22兆台幣,佔全球12%的醫療支出,並預估2040年將達27兆元。
而台灣也深陷糖尿病風暴中。糖尿病在2014年為國人第5大死因,平均每小時就奪走一人性命。
糖尿病就是因為體內無法正常利用胰島素而引發的疾病。
糖尿病會引起血管與神經的問題,它也會改變免疫系統,因此當輕微的感染,也很容易造成其他皮膚或組織快速的壞死,造成截肢!!!
糖尿病會造成三個常有的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其中影響與威脅患者最大的是神經病變,特別是在須承重的下肢及足部,在糖尿病患所面臨的兩大挑戰,第一是由足部壓力的不均導致傷口的潰爛;第二是在站立或行走時,足部所承受的力量無法從已受損的關節或肌腱中取得分散,及足弓部分塌陷影響行走及足底受力方式。
↑上圖為Dr.Foot專業足部評估中心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糖尿病為何為造成足部問題呢?
典型的糖尿病足部潰瘍形成過程,是由於神經病變,缺乏痛覺預警使病人腳部容易受傷,常沒有發覺;以致沒有立刻作出適當的治療,由於血流不良,受傷部位難以痊癒,加上細菌感染,侵犯深部肌腱,骨骼,導致截肢危險,因此,糖尿病的病患應特別重視足部護理。
導致糖尿病患足部問題有哪些原因?
1、神經病變
因為會侵犯感覺神經纖維,會使病人手腳發麻、刺痛等,尤其晚上症狀會加劇;對溫度、痛、震動的感覺會日漸不靈,最後完全喪失感覺,使得足部失去知覺,所以傷口並不會引起您的注意,故導致足部潰爛。
2、血管病變
因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吸菸、凝血功能異常、內皮細胞受損等。糖尿病人週邊血管阻塞的部位往往比較廣泛,而且會影響較小的自律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的病變、周邊血管阻塞、細菌感染等。動脈主要的症狀有小腿肌肉痛 (尤其是走路時)、足部脈搏變弱或消失、腳溫變冷等,嚴重者發生壞疽,足部循環變差,使傷口不易癒合。
3、感染
糖尿病人血管病變造成的缺氧,再加上血糖高,提供細菌繁殖的大好環境,所以當足部皮膚受損、細菌侵襲,容易擴展而難以收拾。
糖尿病患足部護理應注意哪些?
1、控制血糖:根據糖尿病控制和併發症試驗報告,控制血糖可降低神經傷害,所以控制您的血糖是預防足部病變的最基本要求。
2、每天睡前檢視你的足部是否有切傷、傷口、撞傷及紅點產生。
3、洗乾及擦乾你的足部及足間部位。
4、定期檢查你的指(趾)頭,可以用鏡子協助檢查腳底以及足趾之間。
5、記住,剪指甲以"平剪"的方式。
6、不可以自行使用剃刀葉片、雞眼貼布、雞眼液,或硬皮去除器去除腳部的雞眼或硬皮,應尋求醫師協助。
7、一旦發現腳上有異樣、有傷口或香港腳,馬上去看醫師,以免引起細菌感染潰爛。
8、穿著合適的鞋襪,鞋子必須柔軟合腳,尤其是腳部有變形。
9、穿鞋子之前要檢查有無異物。若視力不良,要請他人代為檢查雙足及鞋子。
10、 初次穿新鞋子,不要穿太久。不可以赤腳走路。
11、 不可吸菸,因為會使末梢血管收縮,以及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易造成動靜脈血管狹窄或阻塞。
怎麼避免形成傷口?
選一雙好鞋及糖尿病專用鞋墊
1、最好是在黃昏選購鞋子,因為一天的活動後,雙腳的尺碼會比早上增大,所以在下午或黃昏時選購鞋子,尺碼會較適合。
2、如果左右腳尺寸有別,應選較大的為標準,最好能準確地量度腳與鞋的尺碼,避免購買過緊或過寬的鞋子而磨腳。
3、糖尿病鞋款應具備以下特性:
●鞋前楦頭加寬加高,提供腳趾舒適的伸展空間。
●前楦頭加港寶,防撞及保護。
●鞋內減少縫線及材料接縫處,避免磨腳。
●材質以透氣、真皮或軟質布料為佳。
●鞋跟加強硬度及穩定性,以提供良好的支撐。
●前楦應有翹板設計,降低足部壓力減少疼痛。
↑上圖為Dr.Foot專業足部評估中心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4、鞋墊應據有減壓功能,降低對傷口的壓力與磨擦。
正確穿鞋
1、穿著新鞋的時間不宜過久,因為新鞋較硬,容易使腳部受損,最好先試穿一至二小時,待適應後才慢慢增加穿著的時間。
2、試穿新鞋後,要檢查雙腳,如果有水泡、皮膚破損或紅腫之情況,表示新鞋的尺碼或鞋形不適合,不應繼續穿著。
3、穿鞋前,要檢查鞋內是否藏雜物,如釘子、石頭等,避免因腳部感覺遲鈍而使腳部出現傷口。
4、避免在任何地方赤腳走路。
正確穿襪
1、避免穿著不透氣的尼龍襪,應選購柔軟的棉質襪。
2、襪頭部份要選擇寬鬆,避免彈性過強及過緊的襪,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3、不可穿著破爛或是修補後的襪子,因破口若套住腳趾,會影響血液循環,縫口會磨擦導致腳部受傷。
4、襪子要每天更換,並保持腳部清潔。
5、當天氣寒冷時,穿較厚的羊毛襪作保暖,不要使用暖爐或熱敷以免燙傷皮膚。
糖尿病患照顧好雙腳,就能避免走向截肢的命運!!
Dr.Foot達特富足部檢測中心,聘請足部領域專精的物理治療師,為您找出困擾已久的足部問題;針對不同的功能需求,製作量身訂製矯正鞋墊及最符合足部生物力學的客製化取模訂製服務,讓您也了解自身足部問題知識;讓物理治療師解決扁平足、足跟疼痛問題及脊椎側彎...等問題,幫您回復該有的足部健康,腳健康了,生活就幸福了。
2016/11/28
2016/11/22
先天遺傳加後天穿錯鞋-拇趾外翻回不去嗎?
典型的拇趾外翻,也就是腳背第一掌骨與大拇趾之間的關節,呈現外凸彎曲的樣貌,常伴隨其餘腳趾的擠壓變形、足部疼痛。
拇趾外翻形成的原因,跟據國內外醫學研究證實「遺傳」是最大的因子,拇趾外翻是足部骨骼形狀,也就是由腳型所導致的變形,而腳型則遺傳至父母、家族長輩。而穿錯鞋子卻是間接加劇拇趾外翻的因素。
哪些腳型容易導致拇趾外翻?
1.足部拇趾與第二指之間的距離太開
拇趾外翻最重要的原因是足部大拇趾與第二指之間的距離太開,當前兩根腳指的指骨分太開,會使大拇趾往第二指靠攏,如果再受到不當擠壓,拇趾的關節便會產生變形。
2.拇趾韌帶較鬆
韌帶鬆弛也是原因之一。「有些人的韌帶比較容易拉力不平衡,體質上容易拇趾外翻,通常是家族性的,媽媽有,女兒也就有,」
3.扁平足或高足弓
扁平足的人因為骨頭構造使然,比較容易因拇趾外翻引起疼痛。旋內(比較扁平)的腳壓力傾向內側比較容易變形或有症狀,但也有許多正常足弓或高足弓患有某種程度的拇趾外翻。
《什麼是扁平足?》
4.長期不正確的穿鞋習慣
高跟鞋、巫婆尖頭鞋,鞋子的擠壓在大拇趾處,使壓力被拉向第二趾而變的疼痛、形成滑液囊、前掌底起繭、橫弓塌陷,常見於女性。
《美麗的代價-高跟鞋有多傷腳?》
《足踝研究期刊(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曾在2010年刊登一篇研究,學者收集了世界各地的英文、俄文、西班牙文、德文、中文的調查加以分析,發現全球拇趾外翻的盛行率在18~65歲之間為23%,也就是將近每4人就有1人有這種困擾,65歲以上更佔35.7%,即每3人就有1人就有拇趾外翻問題。在台灣可能每10個人就有一個患有中、重度的拇趾外翻,只是人們不見得知道在不影響行走或不感到疼痛的情況下,多數人會選擇忽視。
許多拇趾外翻的人,小時候就有拇趾關節彎曲的現象,若沒有進行腳趾肌肉的鍛鍊,長大後關節彎曲會加劇,有的還會演變成嚴重的腳趾變形,甚至疊趾。以足部拇趾關節彎曲的角度來說,15度以下算是正常,一般人角度介於10~15度之間。彎曲角度若在15~度,則有輕度拇趾外翻; 25~40度算是中度,如果彎曲角度已超過40度,就算是重度拇趾外翻。
不想開刀,如何與拇趾外翻和平共處?
》選較寬的鞋子楦頭、善用輔具減輕不適
要減輕足部拇趾外翻,還是得從鞋子做起。
穿適合的鞋子,鞋子的設計應該是高頭鞋和寬楦,在晚上時利用輔具(趾間分隔墊、姆趾外翻夜間支架)把第一趾與第二趾中間給與分離,特別是前足問題的人,例如姆趾滑液囊腫,鞋子要有翹板rocker設計,在姆趾滑液囊處不要有壓力,建議提供足部輔具使得得著更舒適性,並且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及要預防避免穿壓迫腳趾的鞋和狹窄與不適合的鞋子。
另外將橫弓撐起增加行走功能與重塑足部結構、使用前足內側契狀墊減低前足外翻、使用矯正鞋墊將足弓撐起並避免後足外翻,足部的結構皆為連帶性之組織,有時姆趾外翻只是一個表徵,必須去仔細評估找出其根本問題。
》拇趾關節與肌肉訓練
時常鍛鍊拇趾肌肉,可以強化拇趾肌肉與韌帶對關節的支撐力,避免關節愈來愈彎曲。
↑上圖也可以用於兒童足弓訓練及足部舒緩伸展使用
足部的結構皆為連帶性之組織,有時姆趾外翻只是一個表徵,必須去仔細評估找出其根本問題,再使用相應的輔具。
→什麼是足部評估
2016/11/14
O型腿與X型腿
什麼是O型腿與X型腿?
當立正站好時,一般狀況下從正面看兩側膝關節與踝關節內側會相互靠在一起,雙腿各呈一直線。 但若雙踝貼近但雙膝之間距離過大,遠看會呈現 O 字形,稱為膝內翻或俗稱 O 形腿; 反之,也可以是雙膝靠近但雙踝之距離卻過大,遠看呈現 X 字形,稱為膝外翻或俗稱 X 形腿。
有什麼影響?
以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膝內翻或外翻均會造成膝關節兩側的受力不平衡,導致同側壓力增加。同時對側韌帶也會因受力方向偏移,造成側韌帶鬆弛不穩、半月板損傷破裂等。除了走路或 運動時感覺疼痛與姿勢異常外,將來也是造成成年人關節軟骨退化磨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O型腿與X型腿,我們可以分為「兒童」與「成人」兩個階段來看~
兒童骨骼成長的鐘擺現象
【0~2歲】-O型腿
【2~4歲】-X型腿
【5~7歲】-恢復正常
【8~10歲】-骨骼復原定型直腿
嬰兒出生前在母體內壓迫的關係,所以正常的新生兒,小腿大約呈現 10 至 15 度的內彎角度。當幼兒開始學站或走時,負重時會讓 O 型腿更加厲害。到了 18 個月到 2 歲之間,腳會慢慢變直。但之後 O 型腿持續修正,接著過度矯正,而變成 X 型腿,在 4 歲時最為明顯。之後,X 型腿又慢慢回正,在 6 至 8 歲以前,會逐漸變為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腳,並不是完全一直線,而是有些許的外翻,平均來說,在 6 度以內。這種發育現象從 O 型腿變直,再變為 X 型腿,再變直的情形稱 之「鐘擺現象」。
大部分兒童對稱性的 O 或 X 型腿都屬於生理性或發育性的現象,一般而言都較輕微,並不需要特別 X 光檢查或治療。但是如果變形特別嚴重、步態異常、大於自然矯正年齡還未自動矯正、或惡化、以及非對稱性的 O 或 X 型腿,應尋求小兒骨科醫師的診斷。
病理性O型腿或X型腿對孩子的成長影響
O型腿的臨床表徵是指膝蓋向內翻、髕骨朝內轉、兩腳踝碰在一起兩膝內側卻留有空隙,常會造成孩童產生內八步態、常跌倒、蹲不下去、骨盆往下前翻轉等問題。
兒童X型腿常見於關節過度鬆弛、扁平足併有後足外翻、習慣W型坐姿,其臨床表徵為膝蓋向外翻、髕骨朝外轉、兩膝碰在一起兩腳踝內側卻留有空隙,若將腳踝碰一起時兩膝就呈前後交疊現象。
病理性的O型腿或X型腿是指間隙大於2英寸,就會使股骨頭連帶內外轉,產生骨盆向前旋轉,進而影響脊椎與長短腳,所以兒童有O型腿或X型腿現象時不用太緊張,但如果會有其他症狀或問題,都須再觀察與評估。除了因遺傳或疾病問題所造成的O型與X型腿,須先對疾病問題作治療外,一般兒童O型腿或X型腿可透過矯正鞋墊來協助調整,並搭配一些運動訓練,都可以有改善的機會。
成人O型腿或X型腿
成人則需探究是因疾病或體能衰退的影響!
O型腿:過勞、體能不佳、老化,使得膝關節內部磨損,足跟外側受力大,常以拇趾外翻來代償此負擔。
X型腿:大多是孩童期運動不足或腳力不佳,例如:身高超高的人會有此特徵。
一般成人O型腿或X型腿,因骨骼已定型再加上老化的關係,主力再於預防及減緩退化,可以透過矯正鞋墊來達到三足弓支撐、均壓、減壓的作用,以減少膝關節的磨損與退化速度。
→什麼是專業的足部評估?(點我了解更多)
2016/10/31
前腳掌痛-「蹠痛」
蹠(蹠音同"直")痛,指的是前足底的疼痛與發炎,常誤判為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的疼痛部位主要落在後足底或足跟處。蹠痛在運動員的身上常發生,以跑者居多,需要彈跳的運動員也會發生,另外高跟鞋血拼者、夾腳拖鞋(人字拖)的愛好者也是好發族群。
蹠骨頭位於腳底前部,腳趾與腳掌相接之突起處。由於在走路過程中,身體重量在單腳站立期時由蹠骨頭及腳跟各負擔一半,而在站立末期時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腳的蹠骨頭上,甚至在跑步時,第一和第二蹠骨頭受到地面衝擊力可高達體重的3倍,而每個人一天光是走路就要走一萬步左右,可以知道足部的負擔有多麼大,因此任何下肢或足部力學的不平衡,都容易有蹠痛的問題。
蹠痛發生的過程常是慢姓、漸進式的,平常走路前腳底會像一直踩到小石子般的疼痛不舒服,而且可能症狀持續超過半年以上,或者比較少見的是本來隱隱作痛,突然疼痛跛行。疼痛位置可能是單一或多個蹠骨頭,特別是在足部推進也就是中段單腳站立期之後的時期最痛。
發生原因
造成蹠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該部位承受的壓力過大。從過往經驗來看,可綜歸以下幾種因素。
1、過度使用損害或受壓,如從事足部高衝擊性的運動,如跑步或彈跳運動者。
2、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如穿高跟鞋或鞋子楦頭過窄且堅硬的鞋子行走也會有蹠痛;或是長期穿不合腳型的鞋子,如高足弓者穿足弓支撐不夠的鞋子的人,也是蹠痛好發族群。
3、長時間的站立或負重,導致該部位受損,如肥胖的人。
4、腳底長雞眼、姆趾外翻或腳趾頭變形、腳跟肌腱過緊、或因年紀增長脂肪墊變薄或退化等。
治療與預防
在疼痛劇烈的急性期時,休息是最重要的,另外可以先用冰敷,之後疼痛減輕局部不發熱時,可以熱敷。
急性期過後,就要針對造成蹠痛的原因加以矯正,體重過重者,減重是必要的。選擇鞋子時,楦頭應該夠寬勿太窄,鞋子內部的前足底處應有彈性但勿過度柔軟,否則蹠部的支撐就不足了,另外符合足弓的足弓支撐也重要,特別是高足弓的人,足弓支撐應該更足夠。
此外,行走時不要過快,臨床上發現鞋子穿的較緊,或是穿夾腳拖、藍白拖,性子比較急,走路又快的人最常發生蹠痛的症狀。而跑步或跳躍運動造成蹠痛的人,除了要有合適且合腳的鞋子外,適當的休息與漸進的運動調適是重要的。在家的拉筋運動,也有助於緩解大部分的蹠痛--可直接做墊腳尖的動作,撐住20秒鐘。
減少前掌腳底的壓力和給予足部呵護的產品,足部輔具的蹠骨墊可以放在前掌腳底的後面,來減輕疼痛和壓力,並且使重量重新分配,以提供更多的耐受力。
蹠痛是經年累月的足底壓力異常所造成的,治療的最好方法是尋找專業的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幫您找出原因,加以預防及調整,才是解決之道。
如何區分「繭、雞眼、疣」?
雞眼就如同腳底板上粘了一顆小石頭,只要踩到地面就會痛得哇哇叫~
但是雞眼、繭、疣,卻是常常分不清楚,下表與圖片讓你快速了解其中的差別:
雞眼 | 繭 | 疣 | |
原因 | 皮膚常其受到壓迫或磨擦,造成局部角質增厚而引發 | 皮膚常其受到壓迫或磨擦,造成局部角質增厚而引發 |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
外觀 | 看起來有點透明中心有凸起黃白色硬顆粒,表面摸起來較平滑,腳底紋路不會中斷。 | 摸起來粗糙、面積較大、邊界不明顯。 | 中心有黑點、表面有凸起,且常伴隨紅色血絲,腳底紋路會中斷。有時會因為病毒擴散,會一次長很多顆。 |
常見位置 | 腳底、趾背、趾間、腳後跟、腳姆趾、小趾外緣。 | 腳底、手部 | 腳底、趾背、趾間、腳後跟、腳姆趾、小趾外緣、手部、臉部。 |
繭
繭很像骨痂一樣,因為死皮細胞堆積而成,在腳趾處形成厚厚的或變硬,它們包括像圓柱形一樣有一點,它們會壓到底下的神經引起疼痛,繭是一種常見的足部問題,它會長在腳趾、腳尖、和外側處,因為持續的摩擦和穿鞋的壓力,會使繭發炎,有一些繭的形成被稱為軟組織繭。
【原因】
穿緊鞋子常會造成我們的腳長繭,穿高跟鞋、太緊的彈性襪或襪子、變形腳趾、鞋子太鬆造成向前摩擦和滑動,都可能是原因之一,軟性的雞眼(是由骨突所造成)會因為前足的出汗而形成,產生繭的形成,也會和滑液囊炎併發為潰瘍(潰爛)。
【症狀】
皮膚的異常、變厚、變硬、可能成片剝落或乾燥、局部性在手或腳或其他可能受壓或摩擦處 。
【治療與預防】
治療上除去摩擦力是需要的,治療與預防非常簡單,我們只要穿適當、寬楦的鞋子,避免鞋子太緊或太鬆,使用足部輔具的幫助,或在鞋內放入鞋墊,來吸收衝擊力和剪力,且避免緊的鞋子和襪子,以提升腳在健康的環境下。試著去解決繭的形成並使用鞋墊,這些解決方式可以增加我們對腳的活動度和不舒適的問題,糖尿病的人和其他的循環不良的問題,也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化學上的製品來去除繭。
骨痂Calluses
骨痂的形成原因是因為重覆性的壓力或摩擦,產生死的表皮細胞堆積而成變硬、變厚,骨痂的形成是身體上一種防禦的機制,保護腳對抗不利或過高的壓力和摩擦力,骨痂一般的發現在前掌腳底ball-of-the-foot和足跟或大姆趾內側,有一些人的骨痂很深很硬,像一粒核果,骨痂特別的形態就是疼痛和壓力感,這情形會轉移變成Intractable plantar Keratosis。
【原因】
因過度的受壓在一個特定的地方而形成繭、骨痂,一般常見形成的原因是穿高跟鞋、鞋子太小、肥胖者、走路時不正常的步態、扁平足、高足弓者、有骨突起處、足部底部缺乏脂肪處而產生。
【症狀】
皮膚異常、變厚、變硬、可能變薄(脫落)或乾燥、好發在腳的局部處或可能突出處與受壓處。
【治療與預防】
很多人試著用修剪的刀切剪或用指甲剪來處理,這是不適當的治療方式,這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變壞,或造成不必要的受傷,糖尿病患者更不可以去嘗試。
過度的壓力會形成繭、骨痂,以使用足部輔具的幫助,來使重量平均分配,有效的足部輔具(鞋墊)的重量轉移方式”hot spots”或在高壓力處給予治療,使用足部輔具也可以吸收足底衝擊力和摩擦力,而女性也應遠離穿高跟鞋,若繭、骨痂好發在手上時,我們可以在工作時戴上手套去減少摩擦,一般骨痂calluses和繭corns的病患所產生併發症很少,必要時手術治療為最後的考慮。
病毒疣
【原因】
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病毒多存在潮濕環境,包括浴室、泳池、三溫暖、溫泉附近;如果光著腳丫子走路,而腳底破皮或有傷口,就可能感染病毒。
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病毒多存在潮濕環境,包括浴室、泳池、三溫暖、溫泉附近;如果光著腳丫子走路,而腳底破皮或有傷口,就可能感染病毒。
【症狀】
初期病毒疣症狀不明顯,皮膚表面冒出小顆粒,有如白色小點,時間一久就會出現不規則形狀的突出硬塊。如果發現手腳皮膚出現小硬塊久久不消,就應提高警覺到院接受診治。
【治療與預防】
病毒疣大多侵犯皮膚表皮,易使表皮逐漸增厚,走路時如壓迫患部就會疼痛,如果不治療,病灶會變大、變多,並傳染給其他人。治療病毒疣的方法目前有電燒、冷凍治療、腐蝕藥水等,目的都是破壞增厚的表皮,其中以冷凍治療為主,透過極低溫的液態氮破壞病灶組織,治療時間大約需要兩個月。
建議不要赤腳走路、避免出入地面潮濕的公共場所、腳底保持乾爽、避免腳部出現傷口、腳步不要太快以免磨擦破皮、不要共用拖鞋。
2016/10/03
認識兒童時期的「生長痛」
爸爸、媽媽你可能有類似的經驗,白天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夜晚卻三不五時哭鬧地說腳好痛。
生長痛,多發生於3~12歲左右的孩子,由於這段年齡正是生長發育階段,所以就把它叫做「生長痛」,大約有3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此生長痛的。常出現在小朋友的下肢,可能會在關節、小腿、大腿等部位,且發生的時間大多是在晚上,沒有固定的患部,更沒有紅腫熱痛、硬塊等現象,發作時間不長,多在三十分鐘內,小朋友可能會痛到哭醒,一般認為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間未能協調所致,骨頭長的較快而肌肉較慢,所以在關節處會有肌肉牽引的壓力所致的疼痛產生,尤其活動度(彎曲度)較大或活動量過大的孩子比較容易發生,但實際上,家長不必太過擔心,通常只要以按摩、安慰、熱敷或吃點止痛藥,約十分鐘、半小時就安然入睡;但若疼痛的部位固定、痛只限於一腿、白天也痛、外觀上有變化如紅、腫、熱等時,就必須查明是否有其他的病因。
並非所有不明原因皆為成長痛,家長可以將疼痛做詳細記錄,疼痛發生的時間、長度、位置、頻率、消失原因、當天活動的情形做評估,家長也可以詢問醫生,因目前成長痛還不確定真正的機轉為何?但知道有些小朋友會因白天長時間的站、走、跑、跳、爬樓梯而造成運動過度有關。
只要排除以下因素就可更確定是否有成長痛,兒童下肢疼痛的原因:
1、創傷:如骨折、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或脫臼
2、感染:骨隨炎、蜂蜜性組織炎
3、骨頭缺血性壞死
4、血管性疾患:血管瘤、血友病
5、先天性疾患:先天性關節脫臼或移位
6、發育上的疾患:如精神方面上的問題
7、腫瘤(惡性或良性) :白血病
8、膠原性疾病:風溼性關節炎
但某些疼痛和運動量特別有關係,這種疼痛比生長痛劇烈,在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局部無明顯症兆時,要在注意以下可能原因:
(一)、關節活動度過大
這部分的孩子很像橡皮人,關節柔軟度很好,可做高難度動作。平常可以做重量訓練來強化關節力量,便可改善運動所造成的不適。
(二)、扁平足
因扁平足容易造成腳踝、膝蓋、髖關節或下背部扭傷,導致運動的耐受性變差,容易疲勞或痠痛。這種狀況可以透過健康鞋墊加以改善,但是造成扁平足的原因很多,嚴重程度與臨床表現也可能不太一樣,須透過專業的足部評估才能找出原因,並對此使用最佳的緩解及改善方法。(了解扁平足)
(三)、長短腳
短腳在1~兩公分內是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卻會造成孩子良性痛,這類的小朋友在初學走路時,表現動做就稍為遲緩,等他在長大一點,也會因為長短腳產生腳痛或下背痛的現象,長短腳可透過健康鞋墊來彌補其長短差距,避免造成更嚴重的骨骼歪斜。(了解長短腳)
→什麼是專業的足部評估?(點我了解更多)
幼兒疼痛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心理層面的影響也要考慮進去,複雜的症狀需要不同的專家與家長配合才能解決問題,千萬不要輕忽孩子們對下肢疼痛的敘述,避免影響後續成長健康。
2016/09/22
小孩踮腳尖走路正常嗎?
孩子在學習站立、走路、跑步的過程中,通常會容易出現踮腳尖的現象,這是因為他們正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姿勢與速度,2歲前這個現象是屬於正常的,不必太過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總是踮腳,幾乎沒有平放,且不容易維持蹲姿,甚至3~4歲依舊踮著腳走路,就需要進一步了解其他可能的狀況。
常見踮腳尖走路原因
1、長短腳:踮腳尖通常是兩隻腳一起墊著,如果只有一隻腳墊著,有可能是因為長短腳,或是一邊的張力比較高,張力較高的就會墊腳尖。(點我→了解長短腳)
2、感覺統合異常:就職能治療而言,會較著重於寶寶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其前庭、本體覺與觸覺的整合出現問題,例如20﹪自閉症小孩會出現踮腳尖,因為踮腳尖可以帶較多的搖晃感和不同的關節壓力刺激,他喜歡前庭刺激與本體覺刺激,所以他喜歡踮腳擺動身體搖晃,這也是他喜歡墊腳走路的可能原因。
3、過度敏感:寶寶也可能是因為觸覺防禦而造成墊腳尖,這麼做是為了減少腳與地面接觸的面積。例如:寶寶有時候突然踏到冰涼的地磚,也會出現墊腳尖的動作。
4、阿基里斯腱(後腳筋)太短:這部分較難論斷因果,因為它和踮腳走路互為因果,究竟是因為後腳筋太短而造成墊腳尖?還是因為長期墊腳尖造成後腳筋太短?
5、神經肌肉骨骼問題:這是最為嚴重的情況,因為腦性麻痺或部分先天性疾病,也會導致寶寶有墊腳尖的習慣,許多研究顯示踮腳尖可能是發展障礙孩子早期的徵兆之一。
6、太早使用螃蟹車:因為螃蟹車只要稍為一蹬就可以移動,使得孩子容易以踮腳的方式行走,這樣的方式其實不利於孩子學習正確的走路步態,建議等孩子可以扶著走路時再使用為佳。
如何判別正常與異常?
正常情況
觀察寶寶墊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常現象,若寶寶有時用墊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則毋需擔憂。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四歲之後運動協調才發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穩都不用過度擔心。以下兩種狀況非常常見,但皆屬正常,爸媽不必太擔心。
狀況一:一走路就墊腳尖,但站立不動時就踩平,或是也可以蹲的很好。
狀況二:有時候墊腳尖,有時候又正常走路。
異常情況
最擔心的是先天後腳筋有問題,或是足部有異常,孩子在還不會走路時,可能就會有其它的異常出現,不太會到學走路時才發現踮腳尖的現象;因為既然是病理性的,還沒學走前,腳的活動時,可能就會不對勁的異常訊號。
復健與治療
若是因先天疾病導致足部異常,須先各別處理疾病問題,再進行復建,才能治標治本。若是感覺統合問題,就必須進行感覺統合治療;當找不出寶寶墊腳尖的原因時,家長應反覆提醒寶寶要踏平,或是提供誘因以改變習慣,甚至可以讓他穿上硬底的鞋子,幫助矯正,也可以諮詢足踝專業醫療人員,評估適合的輔具或運動來協助調整。
以上問題,須由專業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做專業評估,才能針對問題來進行治療與改善,切勿道聽塗說使用偏方或來路不明產品,避免惡化問題。
Dr.Foot 全省專業足部評估中心-服務據點
2016/09/13
兒童內八步態的運動治療
兒童出生後18~24個月間的內八是生理發育正常之現象。
年齡若超過3歲後仍有脛骨內旋而產生內八,且脛骨小腿與足的角度(TF angle)超過-45度,即需處理治療。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原因有三個:
1、前足內收
2、脛骨內旋
3、髖關節過度內傾
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原因,大部分都是髖關節過度內傾造成,所以持之以恆的運動治療、改變習慣坐姿及足部矯正鞋墊的使用,三種都需一起配合應用,兒童內八步態異常就能早日回歸正常。
改變習慣
平時常常注意提醒孩童,以盤坐姿勢取代跪姿或W型坐姿,若習慣不改變,做很多的治療或穿戴輔具都是枉然勞力,這也是家常忽略的。
※小叮嚀:不要讓小朋友太早學習溜冰、直排輪或滑板車運動,避免加速內八更嚴重。
兒童內八運動治療
動作一
採坐姿,兩腳腳底相貼,腿部盡量彎曲到底,孩童兩手壓兩側膝蓋,往下碰地面重複20次。
動作二
採平躺姿,一腳膝蓋彎曲將小腿置於另一腳大腿上,類似翹二郎腿姿勢,父母幫助孩童作牽拉運動,一手下壓固定伸直腳側之骨盆,另一手置於彎曲腳之膝蓋上輕輕下壓,若孩童有疼痛,即在此角度來回震動20次,再換腳同上作法20次,對於較緊的那側,可多作幾次。
動作三
採趴姿,雙腳腳底相貼,腿部彎曲如青蛙狀,父母幫助孩童作牽拉運動,一手抓住相貼之雙腳腳背,往屁股方向移動,一手下壓固定屁股,若小朋友會因大腿內側疼痛兒自動性將屁股翹起,或雙腳無法再往上移時,固定於屁股上的手輕輕往下壓20下,可觀察兩側髖關節內側與床面產生縫隙空間,若越來越少,表是大腿內收與內轉肌群已較放鬆。
學企鵝走路
兩腳膝蓋打直,腳板翹起,腳尖往外45度,以此姿行走訓練,讓大腿外旋肌肉練習用力。(※若孩童有膝關節韌帶鬆弛,於站姿時膝關節已呈過度後頂伸直,則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肌肉力量訓練
彈力圈運動
趾抓球運動
訓練腳趾抓力,有助於兒童足弓發展
腳趾伸展運動-足部剪刀、石頭、布
→認識兒童內八問題! 內八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若對足部有任何問題,歡迎就近請教您的足部評估師,或至全省Dr.Foot門市,由足部專業人員為您提供諮詢衛教、電腦評估量測、步態分析、足部輔具等服務。
年齡若超過3歲後仍有脛骨內旋而產生內八,且脛骨小腿與足的角度(TF angle)超過-45度,即需處理治療。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原因有三個:
1、前足內收
2、脛骨內旋
3、髖關節過度內傾
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原因,大部分都是髖關節過度內傾造成,所以持之以恆的運動治療、改變習慣坐姿及足部矯正鞋墊的使用,三種都需一起配合應用,兒童內八步態異常就能早日回歸正常。
改變習慣
平時常常注意提醒孩童,以盤坐姿勢取代跪姿或W型坐姿,若習慣不改變,做很多的治療或穿戴輔具都是枉然勞力,這也是家常忽略的。
※小叮嚀:不要讓小朋友太早學習溜冰、直排輪或滑板車運動,避免加速內八更嚴重。
兒童內八運動治療
動作一
採坐姿,兩腳腳底相貼,腿部盡量彎曲到底,孩童兩手壓兩側膝蓋,往下碰地面重複20次。
動作二
採平躺姿,一腳膝蓋彎曲將小腿置於另一腳大腿上,類似翹二郎腿姿勢,父母幫助孩童作牽拉運動,一手下壓固定伸直腳側之骨盆,另一手置於彎曲腳之膝蓋上輕輕下壓,若孩童有疼痛,即在此角度來回震動20次,再換腳同上作法20次,對於較緊的那側,可多作幾次。
動作三
採趴姿,雙腳腳底相貼,腿部彎曲如青蛙狀,父母幫助孩童作牽拉運動,一手抓住相貼之雙腳腳背,往屁股方向移動,一手下壓固定屁股,若小朋友會因大腿內側疼痛兒自動性將屁股翹起,或雙腳無法再往上移時,固定於屁股上的手輕輕往下壓20下,可觀察兩側髖關節內側與床面產生縫隙空間,若越來越少,表是大腿內收與內轉肌群已較放鬆。
學企鵝走路
兩腳膝蓋打直,腳板翹起,腳尖往外45度,以此姿行走訓練,讓大腿外旋肌肉練習用力。(※若孩童有膝關節韌帶鬆弛,於站姿時膝關節已呈過度後頂伸直,則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肌肉力量訓練
彈力圈運動
趾抓球運動
訓練腳趾抓力,有助於兒童足弓發展
腳趾伸展運動-足部剪刀、石頭、布
→認識兒童內八問題! 內八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若對足部有任何問題,歡迎就近請教您的足部評估師,或至全省Dr.Foot門市,由足部專業人員為您提供諮詢衛教、電腦評估量測、步態分析、足部輔具等服務。
認識兒童內八問題
怎樣的走路步態叫做內八?
孩子走路有內八的現象,該怎麼辦?
內八的步態為何?
我們觀察有些孩子走路常跌倒,仔細看他走路的步態,會發現兩腳容易碰撞而引起跌倒。兒童內八現象於臨床上是很常見的,2~5歲約10%會有這樣的問題,正常的步態是腳掌所指的方向與前進方向平行,或是稍微往外約10度的步態;而內八則是方向往內偏移前進,因此容易於行走中雙腳相絆而造成跌倒。
↑影片來源Dr.Foot新竹門市
造成內八的原因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有三個原因,我們把腿分成三段來看,即是前足內收、脛骨內旋、髖關節過度內傾,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之原因。
新生兒的下肢骨骼就像胎兒時期的內轉或外轉,只是一般人看不太出來,隨著成長中大動作的發展,如:踢腿、爬行、站、走等動作,骨骼也會逐漸的減少外轉或內轉的角度,所以許多孩子在學走時期的外八或內八會自然消失。
少數因神經系統或先天骨骼結構異常,大部分的內八都屬於生理性的,在正確的運動與姿勢調整下會自己恢復。
一、前足內收
前腳掌內收,在一般新生兒及嬰幼兒常見,其原因為胎兒前足在母體子宮內壓迫產生,發生率約為1-10/1000,又以女寶寶的比例較高,單純的前腳掌內收,會於出生6~12週後開始自行復原,不需治療,但在出生2~3個月後,有大約15%的幼兒足部較僵硬,無法自發性改善且內收角度變得更大,此時須以牽拉運動治療並觀察3~4個月,若都無改善就需要積極處理。
二、小腿脛骨內旋
小腿脛骨內旋常見於1~3歲兒童,外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坐著時膝蓋骨是朝前方,但小腿以下向內轉,內八是因脛骨骨骼生理性發育正常之現象,也會自行復原,但孩童年齡若超過3歲後仍有脛骨內旋而產生內八,且經醫療專業人員檢查測量脛骨小腿與足的角度超過-45度,即須處理治療。
↑圖片取自網路
三、大腿骨內轉
大腿骨內轉常見於3歲以上兒童,又以3~8歲居多,這是因為3歲左右,大腿骨會由出生時的外轉逐漸內轉,若內轉過多就會形成內八。除上述問題外,大多數都是後天性居多,又以錯誤的姿勢性習慣造成為主,如兒童剛開始學坐或在地板上玩玩具、看電視,為要穩定坐姿平衡,常採用W型坐姿或跪坐,而產生髖關節股骨頭過度往內傾旋轉,也易造成大腿內收與內轉肌群過緊。
孩子走路有內八的現象,該怎麼辦?
當孩子有走路內八的問題,建議家長找專業評估(物理治療師、復健科醫師、骨科醫生等),透過專業評估找出問題,才能找到最正確的處理方法,尤其是以下幾個特徵要特別留意:
1、僵硬的前足內收
2、只有單側或不對稱的內八走路
3、5歲以上仍有明顯小腿脛骨內轉
4、11歲以上仍有明顯大腿骨內轉
5、5歲以後內八更加嚴重
6、合併有其他疼痛問題,影響日常活動的參與
給家長之建議
造成發育內外八字的危險性因子有:早產兒、母體內壓胎、兒童體重過重、過早坐螃蟹椅或學步車、錯誤習慣之坐站姿,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我們的建議是家長、教育機構或醫護人員應更加注重幼兒篩檢骨骼關節部份,請不要讓十個月以內的寶寶,利用螃蟹椅或學步車來學走路,六歲以內避免用跪姿或W型坐姿玩玩具、看書,避免站姿時習慣將兩腳交叉站,並提供更寬闊的空間讓孩童可盡情活動奔跑,隨時注意孩童之姿勢習慣,包含坐、站、走、躺等活動與變化,若發現您的孩童有任何腿形、步態上的問題,應立即請教足部方面之專業醫療人員。
↑影片來源Dr.Foot新竹門市
→如何評估足部問題?
→兒童內八問題可以透過運動治療而有所改善!
孩子走路有內八的現象,該怎麼辦?
內八的步態為何?
我們觀察有些孩子走路常跌倒,仔細看他走路的步態,會發現兩腳容易碰撞而引起跌倒。兒童內八現象於臨床上是很常見的,2~5歲約10%會有這樣的問題,正常的步態是腳掌所指的方向與前進方向平行,或是稍微往外約10度的步態;而內八則是方向往內偏移前進,因此容易於行走中雙腳相絆而造成跌倒。
↑影片來源Dr.Foot新竹門市
造成內八的原因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有三個原因,我們把腿分成三段來看,即是前足內收、脛骨內旋、髖關節過度內傾,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之原因。
新生兒的下肢骨骼就像胎兒時期的內轉或外轉,只是一般人看不太出來,隨著成長中大動作的發展,如:踢腿、爬行、站、走等動作,骨骼也會逐漸的減少外轉或內轉的角度,所以許多孩子在學走時期的外八或內八會自然消失。
少數因神經系統或先天骨骼結構異常,大部分的內八都屬於生理性的,在正確的運動與姿勢調整下會自己恢復。
一、前足內收
前腳掌內收,在一般新生兒及嬰幼兒常見,其原因為胎兒前足在母體子宮內壓迫產生,發生率約為1-10/1000,又以女寶寶的比例較高,單純的前腳掌內收,會於出生6~12週後開始自行復原,不需治療,但在出生2~3個月後,有大約15%的幼兒足部較僵硬,無法自發性改善且內收角度變得更大,此時須以牽拉運動治療並觀察3~4個月,若都無改善就需要積極處理。
二、小腿脛骨內旋
小腿脛骨內旋常見於1~3歲兒童,外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坐著時膝蓋骨是朝前方,但小腿以下向內轉,內八是因脛骨骨骼生理性發育正常之現象,也會自行復原,但孩童年齡若超過3歲後仍有脛骨內旋而產生內八,且經醫療專業人員檢查測量脛骨小腿與足的角度超過-45度,即須處理治療。
↑圖片取自網路
三、大腿骨內轉
大腿骨內轉常見於3歲以上兒童,又以3~8歲居多,這是因為3歲左右,大腿骨會由出生時的外轉逐漸內轉,若內轉過多就會形成內八。除上述問題外,大多數都是後天性居多,又以錯誤的姿勢性習慣造成為主,如兒童剛開始學坐或在地板上玩玩具、看電視,為要穩定坐姿平衡,常採用W型坐姿或跪坐,而產生髖關節股骨頭過度往內傾旋轉,也易造成大腿內收與內轉肌群過緊。
孩子走路有內八的現象,該怎麼辦?
當孩子有走路內八的問題,建議家長找專業評估(物理治療師、復健科醫師、骨科醫生等),透過專業評估找出問題,才能找到最正確的處理方法,尤其是以下幾個特徵要特別留意:
1、僵硬的前足內收
2、只有單側或不對稱的內八走路
3、5歲以上仍有明顯小腿脛骨內轉
4、11歲以上仍有明顯大腿骨內轉
5、5歲以後內八更加嚴重
6、合併有其他疼痛問題,影響日常活動的參與
給家長之建議
造成發育內外八字的危險性因子有:早產兒、母體內壓胎、兒童體重過重、過早坐螃蟹椅或學步車、錯誤習慣之坐站姿,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我們的建議是家長、教育機構或醫護人員應更加注重幼兒篩檢骨骼關節部份,請不要讓十個月以內的寶寶,利用螃蟹椅或學步車來學走路,六歲以內避免用跪姿或W型坐姿玩玩具、看書,避免站姿時習慣將兩腳交叉站,並提供更寬闊的空間讓孩童可盡情活動奔跑,隨時注意孩童之姿勢習慣,包含坐、站、走、躺等活動與變化,若發現您的孩童有任何腿形、步態上的問題,應立即請教足部方面之專業醫療人員。
↑影片來源Dr.Foot新竹門市
→如何評估足部問題?
→兒童內八問題可以透過運動治療而有所改善!
2016/09/10
[選鞋方法]步行是預防衰老的方法,年長者選鞋要點!
隨著年齡增加,腳型也會隨之改變
隨著年紀日漸老邁,骨骼的強度與肌肉的活動力也逐漸衰退。長年支撐身體重量的雙腳,不知不覺就變形了。
O形腿的人,鞋子的外側容易磨損,鞋底外側如果能略高一點,行走起來就會更舒適方便。相反的,X形腿的人,容易磨損鞋底內側,最好穿內側略高一點的鞋,行走上就會輕鬆許多。若鞋子無法做這樣的調整,也可以透過矯形鞋墊來做調整,如此一來即使腳有些變形,只要能正確選用對的矯正鞋墊或鞋款,就能減緩原本行走上的不適感。
無論如何,出去走一走對延緩衰老、保持健康都有好處。與其因腳部衰老而閉門不出,還不如出門走走,才能留住健康與體力!
散步後要進行按摩
充分按摩每一根腳趾,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消除疲勞、減輕足部壓力。盡量彎曲腳趾,這時腳底就會形成「ㄟ」形,並用手指進行按壓,也有助於足部循環與放鬆。
年長者選鞋要點
●年長者腳抬不高,步伐也較小,所以要選擇較輕的鞋款。
●年長者在雨天或上下樓梯時容易滑倒,因此鞋底應選擇「防滑」材質。
●為確保腳底穩定,要選鞋跟稍微向後傾的鞋。
●鞋尖要向上翹,不易被絆倒,行走上也較為省力。
●鞋內部要軟硬適中,並具有保暖效果的材質,對於年長者容易腳部冰冷,能有較好的保暖與保護效果。
●楦頭應選寬楦款,有助於前掌與腳趾的伸展,走起路來也比較輕鬆。
●鞋面要高,能完全的包覆足踝,以達到穩固保護的作用,最好選擇黏扣式或繫鞋帶款。
→延伸閱讀:高齡化社會,你不可不知的「肌少症」
隨著年紀日漸老邁,骨骼的強度與肌肉的活動力也逐漸衰退。長年支撐身體重量的雙腳,不知不覺就變形了。
O形腿的人,鞋子的外側容易磨損,鞋底外側如果能略高一點,行走起來就會更舒適方便。相反的,X形腿的人,容易磨損鞋底內側,最好穿內側略高一點的鞋,行走上就會輕鬆許多。若鞋子無法做這樣的調整,也可以透過矯形鞋墊來做調整,如此一來即使腳有些變形,只要能正確選用對的矯正鞋墊或鞋款,就能減緩原本行走上的不適感。
無論如何,出去走一走對延緩衰老、保持健康都有好處。與其因腳部衰老而閉門不出,還不如出門走走,才能留住健康與體力!
散步後要進行按摩
充分按摩每一根腳趾,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消除疲勞、減輕足部壓力。盡量彎曲腳趾,這時腳底就會形成「ㄟ」形,並用手指進行按壓,也有助於足部循環與放鬆。
年長者選鞋要點
●年長者腳抬不高,步伐也較小,所以要選擇較輕的鞋款。
●年長者在雨天或上下樓梯時容易滑倒,因此鞋底應選擇「防滑」材質。
●為確保腳底穩定,要選鞋跟稍微向後傾的鞋。
●鞋尖要向上翹,不易被絆倒,行走上也較為省力。
●鞋內部要軟硬適中,並具有保暖效果的材質,對於年長者容易腳部冰冷,能有較好的保暖與保護效果。
●楦頭應選寬楦款,有助於前掌與腳趾的伸展,走起路來也比較輕鬆。
●鞋面要高,能完全的包覆足踝,以達到穩固保護的作用,最好選擇黏扣式或繫鞋帶款。
→延伸閱讀:高齡化社會,你不可不知的「肌少症」
2016/08/29
[選鞋方法] 好媽媽應該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關心穿鞋的問題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
小時後的衣服、鞋子,總是穿哥哥或姐姐穿過的,或是隔壁鄰居、親朋好友的小孩曾穿過的,總是有同一件衣服,你、你弟弟、你妹妹都穿過,就好比傳家寶一樣,一個傳一個。
為了不浪費,這樣的再利用是很環保的概念,但是對幼兒來說,唯有「鞋子」不可以穿舊的!!
在德國的小學及中學裡,每年都有專家對學生們的鞋是否合腳進行嚴格的檢查;在英國,學校也有責任教給孩子們正確的走路、跑步的姿勢以及如何選鞋的知識。
剛會走路的幼兒,足弓還沒有完全長成,直到12歲之前,腿骨都處於一分纖弱的狀態,在這個時期內穿過大或過小的鞋,都會造成骨骼變形,造成一輩子的影響。
還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長的快,就買稍大一號的鞋,勉強他穿,這樣也是錯誤的做法。
選擇幼兒鞋5個要點
1、幼兒的腳還在發育,所以要選擇楦頭較寬的鞋型,否則會因為腳趾不能適當伸展而無法學會走路。
2、鞋底必須有彈性,並能適度的彎曲。
3、由於幼兒走路時,還不能把腳抬得很高,所以選鞋時要挑有前翹設計的鞋款。
4、挑選能完全包覆腳踝及支撐力較佳的鞋,一般以繫鞋帶或有黏扣膠帶的鞋子最佳。
5、選鞋時,先拿出鞋墊合腳,前趾須預留1.5公分的空間,鞋子要幾個月換一雙,絕對不能選擇過大的鞋。
→真正懂腳的健康鞋
小時後的衣服、鞋子,總是穿哥哥或姐姐穿過的,或是隔壁鄰居、親朋好友的小孩曾穿過的,總是有同一件衣服,你、你弟弟、你妹妹都穿過,就好比傳家寶一樣,一個傳一個。
為了不浪費,這樣的再利用是很環保的概念,但是對幼兒來說,唯有「鞋子」不可以穿舊的!!
在德國的小學及中學裡,每年都有專家對學生們的鞋是否合腳進行嚴格的檢查;在英國,學校也有責任教給孩子們正確的走路、跑步的姿勢以及如何選鞋的知識。
剛會走路的幼兒,足弓還沒有完全長成,直到12歲之前,腿骨都處於一分纖弱的狀態,在這個時期內穿過大或過小的鞋,都會造成骨骼變形,造成一輩子的影響。
還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長的快,就買稍大一號的鞋,勉強他穿,這樣也是錯誤的做法。
選擇幼兒鞋5個要點
1、幼兒的腳還在發育,所以要選擇楦頭較寬的鞋型,否則會因為腳趾不能適當伸展而無法學會走路。
2、鞋底必須有彈性,並能適度的彎曲。
3、由於幼兒走路時,還不能把腳抬得很高,所以選鞋時要挑有前翹設計的鞋款。
4、挑選能完全包覆腳踝及支撐力較佳的鞋,一般以繫鞋帶或有黏扣膠帶的鞋子最佳。
5、選鞋時,先拿出鞋墊合腳,前趾須預留1.5公分的空間,鞋子要幾個月換一雙,絕對不能選擇過大的鞋。
→真正懂腳的健康鞋
2016/08/26
跑步,怎麼跑才健康?
跑步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的運動模式,能夠加強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力量,也可以降低憂鬱或焦慮發生的頻率,提升工作效率等。對年紀大的人來說,適當的跑步運動,可以增強肌力,減少意外跌倒的風險,更有助於生活自理的能力;而骨質疏鬆的問題,也可經由跑步這類的負重運動獲得改善。
跑錯了,腰椎與下肢易受傷
跑步對身體健康固然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跑錯」了,產生的運動傷害確也不能輕忽。跑前的暖身運動、跑步的距離、跑步的姿勢、跑步的環境等,都是造成運動傷害與否的因素。
以台灣近年超夯的短、中、長程馬拉松來說,跑馬拉松,準備時間至少需要半年,若貿然參加或平常練跑的距離不長,對膝關節、肌肉、肌腱都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再加上姿勢的不正確,受傷的機會就會相對提高。
很多人跑完常會腰痠背疼,最主要就是出在跑步姿勢不正確或距離太長,因為跑步過程中,須依靠腰部肌肉收縮協助分擔壓力,跑步太久會讓腰部肌肉無法獲得休息,就會先產生肌肉疲勞,對脊椎後面一些關節的負擔也會加重,就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現象。
常見跑步7大運動傷害
一、跑前沒暖身,肌肉易拉傷
跑步前的暖身運動非常重要,有助於肌肉、肌腱、關節達到伸展效果,血液回流肌肉進而提高肌肉溫度,以達到結締組織的保護作用。尤其是膝蓋上方分擔膝蓋承受重力的股四頭肌,及大腿後側的後腿肌最容易受傷。
二、小腿疲勞性骨折
快速增加運動量或長時間在過硬的地面跑步,因而引起小腿脛前肌肌肉拉傷;若是因為平常沒有長距離運動,突然加大跑步距離,使小腿或腳趾的骨頭難以負荷,就容易發生「疲勞性骨折」。
三、跑步膝
貿然加重跑步運動量,很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也就是俗稱「跑步膝」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以及髕骨肌腱或韌帶發炎。
四、髕骨軟化
若是膝關節長期受到太大力量壓迫或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髕骨軟骨的軟化,使膝蓋前測產生痠痛。
五、阿基里斯肌腱炎
腳後跟的跟腱發炎,俗稱「阿基里斯肌腱炎」或「跟腱炎」,大多是與跑步衝撞過於頻繁有關。
六、足底筋膜發炎
腳跟方面,最易發生「足底筋膜炎」每天一早起床,在下床時腳跟會疼痛。
七、腰椎肌肉傷、椎間盤突出
跑步過程中,腰部肌肉會扮演分散壓力的角色,一旦跑步距離超過本身能力所及,就容易傷及腰椎的肌肉,甚至導致腰椎疲勞性骨折、椎間盤突出及腰椎滑脫等症狀。
什麼是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時,頭頸務必保持直立,不要彎腰,身體重心向前傾斜約20~30度,手臂自然放鬆在腰部和中下腹間前後擺動,手肘彎曲呈90度左右;跑步時以腳掌的前端或中間輕輕著地,約在臀部正下方,著地時,以腳掌的中間或前趾先著地,讓髖關節、膝關節到腳踝呈一直線。
跑後緩和運動
跑步結束後的緩和運動,則可以保護心臟、避免肌肉痠痛。若驟然停止運動,此時血液仍會集中於腳或四肢末端,心臟和腦部的血液量不足,就容易發生突然昏倒的現象。而運動後肌肉產生過多乳酸堆積,可透過緩和運動,降低乳酸堆積引發的肌肉痠痛、僵硬或抽筋。
跑步最忌不自量力,而是要「量力而為」,即使要跑遠一點,也要循序漸進。此外提醒您,若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應該避免劇烈跑步運動,有三高族群,建議先進行健檢,由醫生提出適合的運動處方。
此外,有急性感染、傷口、剛開完刀者,也不適合跑步;過度疲勞、熬夜或喝太多酒的人,也不適合跑步運動。還有,避免在悶熱的天氣跑步,以免中暑。
2016/08/22
何謂高弓足?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高弓足是指足部內側的足弓較明顯及異常過高,又稱「空凹足」。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高弓足的壓力點集中於前後兩端,內側足弓過高,甚至出現可以穿越另一端的拱型現像,使得腳部的受力不均。
形成高弓足的原因主要是因先天性遺傳或肌肉無力、不平衡、疾病和外傷所造成,或因不正確的步態所導致。高弓足可以明顯看到拱起來的腳背,腳掌心距離地面的空隙也更大,高足弓多發生於女性,體重壓力大幅落在前腳掌及腳跟兩個部位。
高弓足除了讓腳部不適,容易伴隨肩頸痠痛,腳跟及蹠骨突出部位長繭,還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蹠骨炎、長短腿、脊椎側彎等問題。高弓足的雙腳因體重分部不均,走路方式容易外旋、穩定度不佳,其他關節較易產生角度過大的傷害,O型腿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高弓足除了在外觀上有足弓過高的問題外,還會產生其他相關症狀:
1、走或站容易造成腳酸,走路耐力差
高弓足的人因為足踝向外傾,所以產生錯誤的足部生物力學,造成小腿內外側出力不均,外側肌肉長期被拉扯肌耐力變差,因此不耐久走、久站,小腿外側容易覺得酸痛。
2、足踝外側常扭到或是長期疼痛
主要是因為內側足弓過高,使身體重心落在足部外側,所以只要重心稍有不穩,就容易造成足踝外側韌帶拉傷,外側韌帶常拉傷,對踝關節的保護力變差,就容易扭傷。
3、走路會有往前衝停不下來的感覺
這是因為走路時身體的重心在從後前面移往前面時,無法正常移往大拇趾方向,如此就會出現往前衝停不下來的感覺。
4、爪狀趾
一般爪狀趾常出現於高足弓、空凹足或神經肌肉疾病者(如小兒痲痺、腦性痲痺、高張、孩童中風),此腳趾變形會影響腳趾三個關節,因肌肉或神經張力緊縮不平衡而造成掌趾關節過度伸直、近端及遠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高弓足會造成橫弓塌陷,就容易產生爪狀趾。
5、長短腳
在探討高弓足原因時,也常見是因左右兩腳長度不同所造成的高弓足,當腳的長度不同時,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於是常將短腳邊的足踝向外傾斜(跟骨內翻),踝關節高度就會升高,所以常常會發現高弓足較嚴重的那一邊往往就是腿部較短那邊。
6、O形腿
O形腿的形成與高弓足有絕對關係,就是因為高弓足的內側足弓過高,才會使得兩腳膝蓋向外擠壓,長期下來就會形成O形腿。
7、腰痠背痛
因下肢外旋造成骨盆後傾,使腰椎前凸角度變少,就容易造成長期腰痠背痛。
以上症狀都與高弓足有相當關係,但是有以上症狀的人卻不了解之間的關聯性,其實只要透過專業足部評估中心,由物理治療師詳細檢查。
生活保健
1、選鞋時,吸震能力為首要考量,減少腳部受到衝擊的機會。
2、平時走路時放慢速度,不要跨大步走,盡量多休息。
3、踮腳尖操,多訓練腳部肌肉,協助足弓保持彈性。
延伸閱讀:代償性扁平足與高足弓的差異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高弓足的壓力點集中於前後兩端,內側足弓過高,甚至出現可以穿越另一端的拱型現像,使得腳部的受力不均。
形成高弓足的原因主要是因先天性遺傳或肌肉無力、不平衡、疾病和外傷所造成,或因不正確的步態所導致。高弓足可以明顯看到拱起來的腳背,腳掌心距離地面的空隙也更大,高足弓多發生於女性,體重壓力大幅落在前腳掌及腳跟兩個部位。
高弓足除了讓腳部不適,容易伴隨肩頸痠痛,腳跟及蹠骨突出部位長繭,還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蹠骨炎、長短腿、脊椎側彎等問題。高弓足的雙腳因體重分部不均,走路方式容易外旋、穩定度不佳,其他關節較易產生角度過大的傷害,O型腿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高弓足除了在外觀上有足弓過高的問題外,還會產生其他相關症狀:
1、走或站容易造成腳酸,走路耐力差
高弓足的人因為足踝向外傾,所以產生錯誤的足部生物力學,造成小腿內外側出力不均,外側肌肉長期被拉扯肌耐力變差,因此不耐久走、久站,小腿外側容易覺得酸痛。
2、足踝外側常扭到或是長期疼痛
主要是因為內側足弓過高,使身體重心落在足部外側,所以只要重心稍有不穩,就容易造成足踝外側韌帶拉傷,外側韌帶常拉傷,對踝關節的保護力變差,就容易扭傷。
3、走路會有往前衝停不下來的感覺
這是因為走路時身體的重心在從後前面移往前面時,無法正常移往大拇趾方向,如此就會出現往前衝停不下來的感覺。
4、爪狀趾
一般爪狀趾常出現於高足弓、空凹足或神經肌肉疾病者(如小兒痲痺、腦性痲痺、高張、孩童中風),此腳趾變形會影響腳趾三個關節,因肌肉或神經張力緊縮不平衡而造成掌趾關節過度伸直、近端及遠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高弓足會造成橫弓塌陷,就容易產生爪狀趾。
5、長短腳
在探討高弓足原因時,也常見是因左右兩腳長度不同所造成的高弓足,當腳的長度不同時,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於是常將短腳邊的足踝向外傾斜(跟骨內翻),踝關節高度就會升高,所以常常會發現高弓足較嚴重的那一邊往往就是腿部較短那邊。
6、O形腿
O形腿的形成與高弓足有絕對關係,就是因為高弓足的內側足弓過高,才會使得兩腳膝蓋向外擠壓,長期下來就會形成O形腿。
7、腰痠背痛
因下肢外旋造成骨盆後傾,使腰椎前凸角度變少,就容易造成長期腰痠背痛。
以上症狀都與高弓足有相當關係,但是有以上症狀的人卻不了解之間的關聯性,其實只要透過專業足部評估中心,由物理治療師詳細檢查。
生活保健
1、選鞋時,吸震能力為首要考量,減少腳部受到衝擊的機會。
2、平時走路時放慢速度,不要跨大步走,盡量多休息。
3、踮腳尖操,多訓練腳部肌肉,協助足弓保持彈性。
延伸閱讀:代償性扁平足與高足弓的差異
2016/08/19
骨關節疼痛該掛哪一科?
「骨關節不適到底該掛骨科、神經內科還是復健科?」 想必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復健科
當症狀還不到需要開刀的程度,或是遇到無法開刀的情況,可以看復健科減輕症狀、減緩惡化,透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來改善症狀,為加強治療效果,通常也會加強衛教,提供日常生活的改善建議,比如每天透過簡單的運動治療,也能改善因骨盆歪斜所造成的腰背不適問題。
物理治療
復健科治療是一個團隊,除了有復健科醫師下處方,還要搭配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分工治療。
物理治療的功能包括肌肉再教育、預防、治療與復健醫學,配合生物力學、動作科學、社會心理學和呼吸循環生理,對關節、動作分析及體適能的徒手治療和運動等多元化的治療方式,利用聲、電、水、冷、熱、力、光等物理因子來預防、鑑別、評估、治療病患,並改善機能損傷及功能障礙,一般可分為神經系統物理治療、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心肺疾患物理治療及小兒疾患之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幫助患者恢復「功能」,因此功能訓練包括日常生活相關的功能性活動,例如翻身、坐起、站起、坐下、轉位、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與安全性。
職能治療
而職能治療則是進一步訓練,增加病患的日常功能表現,例如中風患者治療時,物理治療主要是要能訓練病患肢體彎曲及伸直運動功能的回復,而職能治療則要增加設計病患能蹲下去撿地上的東西等活動,除了增強患者肢體的力量,也能加強病患日常功能表現,增加了「目的性」及「功能性」活動。
職能治療師主要的服務範圍包括生理病患職能治療,例如腦血管疾病、脊髓損傷、燒燙傷、運動傷害、退化性疾病、腦神經病變、截肢等病患、精神疾患的職能治療,以及學習與發展障礙的兒童職能治療:包括腦性麻痺、唐氏症、發展遲緩或障礙等病患。
另外還有語言治療師、心理治療等。主要先由復健科醫師擬好治療計劃,可以是短期計劃或是中長期的計劃,讓病患努力達到治療目標。
骨科、神經外科
當症狀嚴重到需要開刀的程度時,骨科、神經外科都是可能的選項。
置換膝、髖關節的部分可以看骨科裡的關節重建科;脊椎相關問題可以找骨科裡的脊椎外科或神經外科;若因骨鬆嚴重到骨折,通常也是找骨科。
但如果年長者、合併多科問題,如生活功能、活動力變差、認知障礙、跌倒、尿失禁...等,則可以考慮老年醫學科,透過醫師初步評估,在視需要協助轉診到合適的科別。
骨科和復健科最大的差異,在於骨科屬於外科,幾乎除了心、肺、腸胃、肝、腎等內臟方面的開刀,都屬於骨科主治的範疇。項目包括:肢體及關節脫臼、骨折、開放性骨折、骨髓炎、關節炎、先天性骨關節畸形、後天性骨關節畸形、骨腫瘤、脊椎側彎、脊椎傷害及病變、肌腱及韌帶斷裂等傷害、長短腳或是手部骨關節異常、骨折疏鬆症以及運動傷害所造成的外傷骨折或是骨骼上明顯的變異。如果只是覺得肌肉痠痛,無明顯骨骼外觀上的異常,掛骨科或復健科皆可。
但即使同樣都是痠痛的問題,骨科和復健科醫師處置的方向也不同。骨科醫師會盡速解決病患的疼痛,一般多會利用藥物或加上部份復健動作來減緩關節發炎的退化;而復健科醫師則盡量不用藥,多加強衛教,例如冷敷、熱敷、電療、按摩,讓疼痛舒緩,2科在用藥方面的比例也不同。
雖然2科有所區別,但坊間仍常可看到骨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結合為1個治療中心,因此也是相輔相成,民眾不必擔心看錯科。
骨關節不適,什麼時機該就醫檢查?
日常輕微的腰痠背痛可以透過適當的休息、熱敷、消炎藥得到緩解,但如果出現以下現象,請盡早就醫:
1、持續的背痛、坐骨神經痛長達3~4週以上
2、站著或走路有些困難,甚至無法超過5~10分鐘
3、下肢持續感覺無力、麻、疼痛難耐
4、打個噴嚏就直不起腰,甚至大小便困難或失禁
骨關節不適,該做哪些檢查?
問診
醫生通常會問病史,痛多久? 怎麼引起? 什麼飲食、姿勢會讓你惡化? 是否有發燒? 腫脹? 有沒有受傷? 等。
身體理學、神經學檢查
透過觀察走路的步態,可以大概知道問題。若是檢查膝關節,醫生會用槌檢查輕敲膝關節。總之,醫生透過觸診、視診進行身體理學和神經學檢查之後,才會決定是否需要安排血液、影像或神經電學檢查。(抽血、照x光、軟組織超音波、電腦斷層...等)
骨科病情十分複雜,這些只是當作參考,應找主治醫生詳細檢查,找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如何評估足部問題?
2016/08/12
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也是老年人行動不便的頭號原因。
台灣350萬人膝關節疼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隨著運動風氣盛行,很多人的膝蓋常會不當使用,患者年齡層由60、70歲逐漸下降,已出現30、40歲的患者,呈年輕化趨勢。依據健保署統計,每年有2萬人須置換人工關節,才能行動自如。
「只要活得夠久,人終其一生,不管是男是女,幾乎都會被某種程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困擾。」根據醫學統計,60歲以上的男性就有60~70%的人患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而女性又比男性多,6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6個人當中就有5個人會受到此病症困擾。
為何女生比男生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男女先天構造上的不同,女生膝關節內彎比男性多2度,加上女性荷爾蒙多及肌肉比例比男生少,支撐關節的力量較弱;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女生光是上廁所一天下來就比男生多彎或蹲好幾次膝蓋。
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每年動的次數為100萬次,算算一天至少也要動個2,000~3,000次;女生動的次數更多,頻繁使用的代價是無可避免地逐漸退化。
關節軟骨 讓人活動自如
無論是俯仰脖子、握筆疾書,或是彎腰拾物、邁步快走,一整天的活動,都得靠身上大大小小的關節了。這些連結了兩塊骨骼、讓我們可以改變姿勢、角度與運動的組織,其實是一層附著在骨骼末端表面的軟骨。
軟骨只由軟骨細胞形成,結構簡單。軟骨細胞會製造「軟骨基質」以構成軟骨。軟骨基質(matrix,俗稱軟骨膠)即為大家常聽到的膠原蛋白與葡萄糖胺。關節軟骨有著極端光滑的表面,並富含水分,含水量高的組織,彈性就好,所以關節極具彈性。這兩種特性能使關節在活動時減少摩擦,並吸收震動,以避免人體不適。
軟骨細胞量 35歲開始走下坡
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頻繁度,都會讓我們每天都會損失一些軟骨基質,因此也會經過時間而逐漸老化,當耗損大於再生,軟骨基質的總量就會越少。軟骨的厚薄會影響彈性,也越容易刮磨表面;刮痕被新軟骨基質填平的速度太慢,越刮越粗糙。表面越粗糙,摩擦越大,磨耗也會越多、越快,就陷入了軟骨質與量都下降的惡性循環中,也就成了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中老年人因為軟骨細胞老化,較容易有關節炎的問題外,運動過量的民眾或職業運動員、體重過重、常需扛重物的職業、以及關節內有刮損物質者,如有尿酸結晶的痛風患者,就可能因軟骨消磨過快,而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這個疾病;此外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會自行製造免疫因子,破壞製造玻尿酸的關節黏膜,讓黏膜製造出清清如水的低濃度玻尿酸,所以關節也容易提早報銷。
關節炎治療方式多 療效不一
目前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包含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運動、生活型態改變、消炎止痛藥物、超音波導引膝關節內藥物注射、玻尿酸注射、關節鏡清創手術及置換人工關節等,須視疾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掌握4原則 讓關節永保年輕
退化性關節炎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應及早預防避免關節提早退化。節保養的秘訣很簡單,控制體重、選雙好鞋、不過度使用,就是減輕關節壓力,延長關節壽命的不二法門。
1.控制體重
減肥能讓關節減壓。膝關節承受身體很大的重量,人在站立時,關節便承受了幾乎相當於體重的重量,平地行走時為體重之4倍;爬坡時為體重之7倍;跳躍時為體重之15倍。國外研究發現,體重減輕5~10%,可有效減輕關節疼痛和增加改善機會。
2.選雙好鞋
體重控制得恰到好處,再加上一雙好鞋,活動起來就更加身輕如燕。一雙柔軟的鞋子,如運動鞋、氣墊鞋等,就好像在腳上穿上一對「避震器、彈簧」一樣,保護關節在行走時不要直接受到撞擊壓力,減輕關節的負荷,避免關節提早退化。
3.適當運動
膝蓋不太好的民眾,最好不要去爬山或是做一些激烈運動;如果要去爬山,建議不要走直線,需有點角度,呈鋸齒狀行進,膝蓋較不易受傷。多散步、游泳,也是不錯的運動,不但可以活動筋骨,還不會傷到膝關節。
延伸閱讀:肌肉關節老化,怎麼動最好?
4.少吃高脂食物
研究發現,高脂肪食物會影響關節軟骨正常的運作,特別是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疾病的人更是高危險群。美國研究發現,血糖、血脂肪太高,會改變軟骨構造,使軟骨承載力變差;另一個研究也發現,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脂肪等三高毛病的人,合併胰島素抗性太高,以後發生關節炎的比例是沒有三高族群的2倍。
台灣350萬人膝關節疼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隨著運動風氣盛行,很多人的膝蓋常會不當使用,患者年齡層由60、70歲逐漸下降,已出現30、40歲的患者,呈年輕化趨勢。依據健保署統計,每年有2萬人須置換人工關節,才能行動自如。
「只要活得夠久,人終其一生,不管是男是女,幾乎都會被某種程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困擾。」根據醫學統計,60歲以上的男性就有60~70%的人患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而女性又比男性多,6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6個人當中就有5個人會受到此病症困擾。
為何女生比男生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男女先天構造上的不同,女生膝關節內彎比男性多2度,加上女性荷爾蒙多及肌肉比例比男生少,支撐關節的力量較弱;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女生光是上廁所一天下來就比男生多彎或蹲好幾次膝蓋。
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每年動的次數為100萬次,算算一天至少也要動個2,000~3,000次;女生動的次數更多,頻繁使用的代價是無可避免地逐漸退化。
關節軟骨 讓人活動自如
無論是俯仰脖子、握筆疾書,或是彎腰拾物、邁步快走,一整天的活動,都得靠身上大大小小的關節了。這些連結了兩塊骨骼、讓我們可以改變姿勢、角度與運動的組織,其實是一層附著在骨骼末端表面的軟骨。
軟骨只由軟骨細胞形成,結構簡單。軟骨細胞會製造「軟骨基質」以構成軟骨。軟骨基質(matrix,俗稱軟骨膠)即為大家常聽到的膠原蛋白與葡萄糖胺。關節軟骨有著極端光滑的表面,並富含水分,含水量高的組織,彈性就好,所以關節極具彈性。這兩種特性能使關節在活動時減少摩擦,並吸收震動,以避免人體不適。
軟骨細胞量 35歲開始走下坡
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頻繁度,都會讓我們每天都會損失一些軟骨基質,因此也會經過時間而逐漸老化,當耗損大於再生,軟骨基質的總量就會越少。軟骨的厚薄會影響彈性,也越容易刮磨表面;刮痕被新軟骨基質填平的速度太慢,越刮越粗糙。表面越粗糙,摩擦越大,磨耗也會越多、越快,就陷入了軟骨質與量都下降的惡性循環中,也就成了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中老年人因為軟骨細胞老化,較容易有關節炎的問題外,運動過量的民眾或職業運動員、體重過重、常需扛重物的職業、以及關節內有刮損物質者,如有尿酸結晶的痛風患者,就可能因軟骨消磨過快,而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這個疾病;此外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會自行製造免疫因子,破壞製造玻尿酸的關節黏膜,讓黏膜製造出清清如水的低濃度玻尿酸,所以關節也容易提早報銷。
關節炎治療方式多 療效不一
目前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包含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運動、生活型態改變、消炎止痛藥物、超音波導引膝關節內藥物注射、玻尿酸注射、關節鏡清創手術及置換人工關節等,須視疾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掌握4原則 讓關節永保年輕
退化性關節炎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應及早預防避免關節提早退化。節保養的秘訣很簡單,控制體重、選雙好鞋、不過度使用,就是減輕關節壓力,延長關節壽命的不二法門。
1.控制體重
減肥能讓關節減壓。膝關節承受身體很大的重量,人在站立時,關節便承受了幾乎相當於體重的重量,平地行走時為體重之4倍;爬坡時為體重之7倍;跳躍時為體重之15倍。國外研究發現,體重減輕5~10%,可有效減輕關節疼痛和增加改善機會。
2.選雙好鞋
體重控制得恰到好處,再加上一雙好鞋,活動起來就更加身輕如燕。一雙柔軟的鞋子,如運動鞋、氣墊鞋等,就好像在腳上穿上一對「避震器、彈簧」一樣,保護關節在行走時不要直接受到撞擊壓力,減輕關節的負荷,避免關節提早退化。
3.適當運動
膝蓋不太好的民眾,最好不要去爬山或是做一些激烈運動;如果要去爬山,建議不要走直線,需有點角度,呈鋸齒狀行進,膝蓋較不易受傷。多散步、游泳,也是不錯的運動,不但可以活動筋骨,還不會傷到膝關節。
延伸閱讀:肌肉關節老化,怎麼動最好?
4.少吃高脂食物
研究發現,高脂肪食物會影響關節軟骨正常的運作,特別是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疾病的人更是高危險群。美國研究發現,血糖、血脂肪太高,會改變軟骨構造,使軟骨承載力變差;另一個研究也發現,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脂肪等三高毛病的人,合併胰島素抗性太高,以後發生關節炎的比例是沒有三高族群的2倍。
訂閱:
文章 (Atom)